精華重點:
展會的定義與類型
展會主要分為兩種:
1.跨業種的創新創業類展會
2.業內交流展會(如農業展、食品展)
指標性展會
創新創業類
1.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
- 每年吸引500+ 新創、200+ 投資機構
 - 被譽為「亞洲矽谷縮影」
 
2.InnoVEX
- 台灣最大科技新創展會
 - 提供新創團隊與投資人媒合機會
 
食品產業展會
1.台北食品展
- 年參展商:300-400家
 - 參觀人次:3萬+
 - 參展成本:15-100萬元
 - 潛在效益:每家參展商可創造50-200萬元訂單
 
2.東京食品展(FOODEX JAPAN)
- 參展商:2,500+ 家
 - 參觀人次:8萬+
 - 參展成本:30-250萬元
 - 潛在效益:可創造200-500萬元商機
 
展會效益最大化攻略
參展前準備工作
1.分析準備
- 收集展會歷年資料
 - 規劃動線與選位策略
 - 尋找可能的補助
 
2.展攤佈置策略
- 視覺衝擊力:吸睛海報、統一色系
 - 展示重點:清晰產品價值、簡潔介紹
 - 攤位設計預算:3-10萬元
 
3.客戶邀請與追蹤
- 展前精準邀請目標客戶
 - 現場互動:專業業務、小贈品
 - 建立追蹤系統
 
4.展後追蹤
- 48小時內個人化聯繫
 - 提供額外資訊
 - 客製化服務
 
參觀展會策略
最佳參觀時間
1.第一天下午(★★★★★)
- 展商已就位
 - 商務氛圍已建立
 - 交流正式開始
 
2.第二天上午(★★★★)
- 展商已適應環境
 - 交流節奏順暢
 
不建議參觀時間
1.第一天上午:開幕式、攤位調整中
2.最後一天:樣品已發完、商務意願低
平日參觀優勢
- 更專業
 - 業內人士佔比高
 - 交流環境安靜
 
關鍵建議
- 參加展會不只是花錢,而是戰略投資
 - 用對方法,精準執行
 - 視為檢視自身實力的試金石
 
重要提醒
- 參展前可先參觀其他展會,了解佈置方式
 - 做好前期準備、現場互動和後續追蹤
 - 選擇合適的參觀時間和策略
 
創新創業展會,食品展,新創展會,商業展覽,Meet Taipei,InnoVEX,台北食品展,FOODEX JAPAN,展會行銷,展會商機,新創參展攻略,展會效益最大化,展會行前準備,展會攤位設計,展會客戶追蹤,新創展會,商業展覽技巧,展會行銷策略,企業參展指南,展會投資效益,品牌曝光策略,展會攤位設計,展會客戶邀請,展會追蹤系統,展會行銷工具,展會商機開發
逐字稿
展會不是大拜拜?參展真的能帶來商機?新創如何從展會中獲取最大價值!
雅文:歡迎收聽《格外農品格來聊》,我是主持人雅文!
子昂:大家好,我是子昂!今天我們要開箱一個讓人左右為難、天人交戰的問題,讓創業者抓頭煩惱的問題——展會不是大拜拜?參展真的能帶來商機?新創如何從展會中獲取最大價值!
雅文:沒錯!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。想像一下,花了幾萬元到幾十萬參展,卻一無所獲,還白白浪費好多工作天設計、佈展、撤展。到底要去還是不去?今天,認真魔人如我們,就要好好幫大家分析一下參加展會的優劣利弊!
--- 展會的定義與類型(2:01 - 6:00)
子昂:首先我們來跟大家說明一下展會的定義跟類型,展會主要分兩種,一種就是普遍性的,像創新、創業類的展會,這是跨業種的!一種就是業內的交流展會,以我們來說就像是跟格外農品經營相關的農業展、食品展等等,好,接著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指標性的展會:
創新創業類知名展會:
1.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
- 規模:每年吸引超過500家新創、200家投資機構
 - 特色:台灣最大的創業盛會,被譽為「亞洲矽谷縮影」
 
2.InnoVEX:
- 台灣規模最大的新創展會,每年舉辦一次,聚焦於科技新創,吸引眾多國際投資人參與。
 - 特色:
 - 眾多新創團隊展示最新技術
 - 國際級投資人參與
 - 提供新創團隊與投資人媒合機會
 
食品產業展會深度分析:
- 台北食品展
 
- 時間:通常每年6-7月
 - 規模:
 - 參展商:約300-400家
 - 參觀人數:超過3萬人次
 - 參展成本:
 - 基本攤位(9平方米):約15-25萬元
 - 客製化攤位:可達50-100萬元
 - 潛在效益:
 - 直接商機:平均每家參展商可創造50-200萬元訂單
 - 間接效益:品牌曝光、通路開發
 
2.東京食品展(FOODEX JAPAN)
- 時間:每年3月
 - 規模:
 - 參展商:超過2,500家(國內外)
 - 參觀人數:超過8萬人次
 - 參展成本:
 - 基本攤位:約30-50萬台幣
 - 客製化攤位:可達100-250萬台幣
 - 潛在效益:
 - 進軍日本市場的絕佳平台
 - 平均參展商可創造200-500萬元商機
 
機會成本分析:
雅文:好,聽起來不錯,我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參展的機會成本
- 直接成本:
 - 攤位費用:15-100萬元
 - 攤位設計:10-50萬元
 - 人員差旅:3-10萬元
 - 間接成本:
 - 人力時間成本
 - 暫停其他業務發展
 
不參展的機會成本
- 錯失機會:
 - 潛在商業往來
 - 品牌曝光
 - 市場情報蒐集
 - 省下的成本可能導致:
 - 市場競爭力下降
 - 創新資訊斷層
 
展會效益最大化攻略:
參展前準備工作
- 分析準備工作
 
- 收集展會歷年資料
 - 動線及選位策略
 - 是否有相對應補助可申請
 
- 展攤佈置策略
 
- 視覺衝擊力:
 - 設計吸睛的背牆海報
 - 使用明亮、統一的品牌色系
 - 準備互動式展示道具
 - 建議攤位設計預算:3-10萬元
 - 展示重點:
 - 清晰的產品價值主張
 - 簡潔的產品介紹文案
 - 現場即時互動demo
 - 準備產品摺頁或宣傳單
 
- 客戶邀請與追蹤
 
- 展前邀請:
 - 透過電子郵件、社群媒體精準邀請目標客戶
 - 提供特殊展會優惠或獨家體驗
 - 客製化邀請函,說明參觀的具體價值
 - 建立追蹤表單與行事曆
 - 現場客戶互動:
 - 派駐專業業務人員,展前介紹訓練
 - 提供引人注意的小贈品
 - 準備名片收集系統
 - 設置即時問卷或意見蒐集機制
 
- 展後追蹤計畫
 
- 48小時內聯繫:
 - 個人化後續郵件
 - 感謝參觀並提供額外資訊
 - 客製化後續服務方案
 - 建立追蹤管理表單
 
子昂:聽起來真的不少準備工作,如果你暫時沒有這個預算,或者說你還沒有頭緒,那真心建議你在花錢參展之前,可以多參觀一些展會,比較知道什麼是好的佈置跟呈現方式。雖然說感覺去參觀展會好像就是直接去就可以了,不過我們既然要把效益最大化,就是要在參觀展會之前也要做點準備嘛~
首先,參觀前準備工作:
- 目標廠商篩選
 
- 篩選準則:
 - 符合產業趨勢
 - 潛在合作夥伴
 - 競爭對手分析
 - 創新技術展示
 
- 情報蒐集清單
 
- 預設觀察重點:
 - 新興技術
 - 市場趨勢
 - 競爭對手策略
 - 潛在合作機會
 
- 實地考察策略
 
- 行前準備:
 - 列出明確參訪路線
 - 準備專業名片
 - 設計簡潔的自我介紹
 - 攜帶筆電或平板即時記錄
 
- 溝通技巧
 
- 有效詢問技巧:
 - 開放性問題
 - 聚焦對方核心優勢
 - 表達誠摯興趣
 - 主動分享自身經驗
 
- 追蹤與後續
 
- 建立關係管理:
 - 展會後1週內聯繫
 - 分享交流心得
 - 提出具體合作建議
 - 建立長期追蹤機制
 
雅文:另外還有一個參觀的重點,就是時間的選擇很重要,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展會最佳參觀時間跟攻略:
最佳參觀時間:
- 第一天下午(推薦指數:★★★★★)
 
- 優點:
 - 開幕式後展商已就位
 - 攤位工作人員精神最佳
 - 展品齊全且新鮮
 - 商務氛圍已建立
 - 參展商開始進入正式交流模式
 
- 第二天上午(推薦指數:★★★★)
 
- 優點:
 - 展商已適應展場環境
 - 交流節奏更加順暢
 - 可以避開第一天的初期混亂
 - 參展商已調整最佳展示狀態
 
不建議參觀時間:
- 第一天上午
 
- 缺點:
 - 開幕式佔用大量時間
 - 攤位尚在調整
 - 工作人員可能仍在準備
 - 交流效率較低
 
- 最後一天
 
- 缺點:
 - 樣品及文宣可能已發完
 - 參展商疲憊且注意力分散
 - 商務洽談意願下降
 - 重要商品可能已被預訂或移走
 
平日參觀的優勢:
- 專業性更高
 - 業內人士佔比更大
 - 交流環境更安靜
 - 不受休閒參觀者干擾
 - 洽談氛圍更專業
 
建議參觀時段:
- 週二、週三上午10:00-下午2:00
 - 避開用餐高峰期
 - 展會商家精神最佳的時段
 
子昂:太好了,今天真的是鉅細靡遺的跟大家分享展會的注意事項,新創一定要記得,參加展會不只是花錢,而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戰略投資!
雅文:沒錯!關鍵在於用對方法,精準執行!最後,也想提醒大家,創業博覽會不僅僅是一次行銷或交流的機會,更是一個檢視自身實力與市場需求的試金石。如果你也有參加過有趣的展會經驗,歡迎留言告訴我們!
經驗分享:2019香港-本地及海外社會創新展覽,補助,參與事項
馬來西亞:2023台灣形象展,補助,結合員工旅遊
子昂: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各位朋友一些啟發! 雅文: 如果你有什麼特別的經驗或想法,也歡迎在我們的社群留言分享!
雅文:好了~再次感謝大家的聆聽!請記住,《格外農品格來聊》每週五固定更新。別忘了訂閱、留言、分享節目資訊!感謝大家,我們下次節目再見!